与邵医完美对接 行走在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前沿
2017年5月,美国罗玛琳达大学(LLU)校长Richard H. Hart教授率代表团访问浙大城市学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护理学自2002年开设专业以来始终秉持国际化教学为办学目标,引入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实施中西方结合的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全球一体化大健康背景下,近几年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护理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有了进一步的开拓与创新――
世界卫生组织(WHO)护理顾问、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护理与健康科学学院终身教授袁剑云博士,香港护士管理局主席、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汪国成教授加盟浙大城市学院,成为护理学首席专家。先后与美、英、港、澳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护理学院建立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近4年连续获教育部“香港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万人计划”资助项目,实现境内外高校的交流互访。另外,基于香港魏绍相先生为护理学专业国际化教育发展投资等项目,护理学专业每年有30%以上优秀学生可获得出境学习交流及课程学习的经费资助。2015年,浙大医学院与城市学院合作举办护理学院,打造浙江大学护理教育体系,积极推进浙江省、杭州市高等护理教育的国际化及医药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实现“依托浙大,立足杭州,服务浙江”的发展战略。
城市学院护理学院这一国际化教学理念与国际化护理程度高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不谋而合。邵逸夫医院1993年创建以来以先进的国际护理理念为指导,在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及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大力帮助下,融汇中西方护理文化精髓,形成了独特的国际化、专业化护理管理模式。
邵逸夫医院目前有1800名护士,本科以上学历占94%,每年选派优秀的护士前去美国进修学习,这使邵医国际化护理理念、服务及技术保持与国际同步,20年的发展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国际化办医声誉。而城市学院护理学院的国际化教学理念与用人单位完美对接的教学模式,使得护理学子在邵逸夫医院备受好评。
目前在邵逸夫医院有浙大城市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生77名,分布于ICU、手术室、骨科、VIP等20多个科室,其中32%担任护理组长、25%成为主管护师。2015年,邵逸夫医院护理部加入美国DAISY基金会,并参与国际优秀护士奖项的评选工作(现有15个国家,2200机构加入该基金会),城市学院毕业生表现不凡。首届12位国际优秀护士获奖者中城市学院毕业生有2位;2017年12位获奖者中有一位城市学院毕业2年的护士获得该奖。
徐淑嫦、沈群燕、王园、周虹,以这四位为代表,近十年活跃于邵逸夫医院的优秀城院护理人,如是说。
沈群燕:国际化教学与国际化需求,更让我们牢记对生命的爱与敬畏
首届DAISY国际优秀护士获奖者、精神卫生科主管护师、教育护士
2009年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进入邵逸夫医院工作已有8个年头,先后在肝病感染科和精神卫生科工作,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在2014年,工作刚满5年的她通过护理部的英语考核及面试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教育护士。
邵医护理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及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密切,每年都会派遣10多名优秀的护士前去进修学习,不仅使邵医护理在理念上国际化,更在护理技术上保持与国际同步。邵逸夫医院为我们护士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不断激励护士、认可护士。那如何才有机会出国进修呢?除了过硬的护理专科技能外,还需通过雅思/托福考试,具有熟练的英语口语及书写能力。因此,护理是一份需要终身学习的工作,不断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提升自我,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学好英语,给自己多一份机会。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邵医护理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发展的机会,学好英语,与国际接轨。
徐淑嫦:细心耐心责任心,在护理人的路上走得更高。
首届DAISY国际优秀护士获奖者、国际病房主管护师、临床带教护士
2007年从城市学院毕业,在普外科工作7年,目前在干部病房兼国际病房工作。普外科的工作特别锻炼人,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因外科发展的日新月异,还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徐淑嫦在普外科工作的第三年,便开始担任领班及带教实习生和新同事的工作。在忙碌的工作状态下,依旧顺利开展自己的各项工作,如病情观察,操作治疗,抢救等等。到了干部病房兼国际病房后,她更多的是静下来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更细致,更到位,来提高病人的住院满意度。
邵医护理于2015年加入DAISY基金会,成为DAISY在亚洲的首家合作单位,而我成为了医院第一届的DAISY奖获得者,其实并不代表我工作就有多出色,医院里人才济济,比我优秀的人很多。获得这个奖项,源于病人家属的一张表扬卡。那个月我上夜班,一位病人术后有很多不适。巡视病房的时候,经常看到她没睡,便会主动问问她有没哪里不舒服;在护士站听到她的咳嗽声,便会去病房给她扣背排痰;营养管堵塞了,硬是花了一个多小时,一次次的去给她冲管,冲通后无限的喜悦,虽然自己的双手变得又红又肿。可能就是这些平凡的小举动感动了病人。护理工作早就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邵医护理的服务理念是“给您真诚,信心和爱”,在临床工作中确实应如此。病人形形色色,需求也不一样,但是主动的关心问候,主动的干预去减少病人的痛苦,总是没错的。
王园:微笑是你最美的样子
2017年DAISY国际优秀护士获奖者, 普外科护师
2014年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在普外科工作两年。当初在邵逸夫医院实习,被它的“人文关怀”深深的吸引,也坚定了继续从事护理行业的决心。工作以后被分到了最繁忙的普外科,收获了快速成长的机会。
我是个乐观开朗的人,抱着百分之百的热情在工作,每天我的脸上都会挂着灿烂的微笑,我喜欢病人夸我的笑很暖。我喜欢每天穿梭在病房,为这些被病魔缠身的病人带去一些帮助。这些都让我觉得自己特别有价值。
我觉得我一路走来,Daisy奖获得都离不开“共情”,理解病人的痛苦,带去我能给的帮助。其实生了病的人都特别脆弱,容易生气也特别容易感动,那为什么我们不向他们传播正能量呢。病人在感谢信中有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十里桃花,不如你的微笑”。有时你不经意的一个微笑,不经意的一句问候,不经意的一次鼓励对病人和家属来说都意义非凡。
其实我工作满打满算才两年,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我们能不能传播正能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医院是一个充满了负能量的地方,每个人生病了都不是什么开心的事,我们就不要再增加其他的不开心了。其他不说,先从微笑开始吧,因为这一定是你最美的样子。
周虹:护理是一个平淡而不平凡的职业
肝胆胰外科主管护师、护理组长、临床带教护士
200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后获得浙江大学护理硕士学位。本科期间,参与第一届的护理学生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如今,在肝胆胰外科临床工作,每天面临不同的患者,有欢笑有泪水,有成功有失败,让她坚持下去的理由是每天的一点小感动:当疾病痊愈的患者挥挥手和她告别时,她觉得即使再苦再累,那都是值得;当她夜班去巡视病房时,患者家属偷偷往她的口袋里塞上一点小零食,道声辛苦了,她觉得夜晚的星空如此璀璨;当她用teach-back进行专业护理宣教,患者及其家属表示理解认可时,她觉得知识真光荣;当她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给予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时,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邵医的“康乃馨”如此强大。工作第三年开始,通过医院培训取得preceptor证书后,正式成为一名临床带教护士,每个月都带教不同的学生,每个月都讲述基本相同的知识点,但看着学生们满怀感恩的离开外科,她觉得付出总会有收获的。
护理本身就是一个平淡而不平凡的职业,把它当作毕生事业去经营,收获总会比别人多一点点。护理光光会操作绝对是不够的,有过硬的操作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评判性的思维,护理事业才能出彩。另外,科研是以后护理的必经之路,临床中的一点小发现,也会成为大改进。最近担任了CQI项目的组长,我发现虽然点很小,收获却很大,收到的反馈也很多。邵逸夫的平台很多,只要你肯努力。比如每年有两次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进修,每天花点时间给英语,每天读点文献,总是会有收获。